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道膺晚唐 ? — 9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1 【介绍】: 唐僧。
蓟州玉田人俗姓王
年二十五于范阳延寿寺受具足戒。
后往翠微山问道三年。
寻谒洞上禅师,为入室高弟,嗣其法,住洪州云居山
禅师名道膺
幽州玉田人也。
生于王氏。
儿稚中。
骨气深稳。
言少理多。
十岁出家于范阳延寿寺
又十五年。
乃成大僧。
其师使习毗尼。
非其好。
弃之游方。
至翠微会。
有僧自豫章来。
夜语及洞上法席。
于是一钵南来。
新丰
悟本价禅师
问。
汝名什么
对曰。
道膺
曰。
何不向上更道。
对曰。
向上即不名道膺
喜以谓。
类其初见云岩时祗对。
容以为入室。
深入。
留云峰之后。
结庵而居。
月一来谒
呵其未忘情。
于道为杂。
乃焚其庵。
海昏登欧阜欧阜。
庐山西北崦。
冠世绝境也。
就树缚屋而居。
号云居
衲子亦追求。
而集散处。
山间树下。
久成苫架。
说法其下曰。
佛法有什么多事。
行得即是。
但知心是佛。
莫愁佛不解语。
欲得如是事。
还须如是人。
若是如是人。
愁个什么
若云如是事即难。
自古先德。
淳素任真。
元来无巧设。
有人问。
如何是道。
或时答㼾砖木头。
作么。
皆重元来他根本。
脚下实有力。
即是不思议人。
握土成金。
若无如是事。
饶汝说得。
簇花簇锦相似。
直道我放光动地。
世间更无过也。
尽说了合杀头。
人总不信受。
元来自家。
脚下虚无力。
汝等譬如猎狗。
但寻得有踪迹底。
若遇羚羊挂角时。
非但不见踪迹。
气息也不识。
僧便问。
羚羊挂角时如何。
答曰。
六六三十六。
曰。
会么。
僧曰。
不会。
曰。
不见道无踪迹。
又问。
世尊有密语。
迦叶不覆藏。
如何是世尊密语。
呼问者名曰。
会么。
曰。
不会。
曰。
汝若不会。
世尊有密语。
汝若会。
迦叶不覆藏。
乃曰。
僧家发言吐气。
须有来由。
莫当等闲。
这里是什么所在。
争受容易。
凡问个事。
也须识好恶。
若不识尊卑良贱。
不知触犯。
信口乱道。
也无利益。
并(音旁)家行脚。
到处觅相似语。
所以寻常。
向兄弟道。
莫怪不相似。
恐怕同学多去。
第一莫将来。
将来不相似言语。
也须看他。
前头八十老人。
出场屋。
不是小儿戏。
不是因循底事。
一言参差。
即千里万里。
难为收摄。
盖为学处容易。
不著力。
敲骨打髓。
须有来由。
言语如钳如夹。
如钩如锁。
须教相续不断。
始得。
头头上具。
物物上明。
岂不是得妙底事。
一种学。
大须子细研穷。
直须谛当。
的的无差。
到这里。
什么䠄跣处。
什么拟议处。
向去底人。
须常惨悚戢翼。
始得。
若是知有底人。
自解护惜。
终不取次。
十度发言。
九度休去。
为什么如此。
恐怕无利益。
体得底人。
心若猎月扇。
口边直得醭出。
不是强为。
任运如此。
欲得与么事。
须是与么人。
既是与么人。
不愁恁么事。
恁么事即难得。
又曰。
汝等直饶学得佛边事。
早是错用心了也。
不见古人。
讲得天花落。
石点头。
尚不干自己事。
自馀是什么闲。
如今拟将有限身心。
向无限中用。
什么交涉。
如将方木逗圆孔中。
多少聱讹。
若无与么事。
饶汝说得。
簇花簇锦。
也无用处。
未离情识在。
若一切事。
须向这里及尽。
始得无过。
方得出身。
若有一毫发去不尽。
即被尘累。
岂况便多。
差之毫𨤲。
过犯山岳。
不见古人道。
学处不玄。
尽是流俗。
闺閤中物。
舍不得。
俱为渗漏。
直须向这里。
及取去。
及去及来。
并尽一切事。
始得无过。
如人头头上了。
物物上通。
祇唤作了事人。
终不唤作尊贵。
将知。
尊贵一路自别。
便是世间极重极贵物。
不得将来。
向尊贵边。
须知不可思议。
不当好心。
所以古人道。
犹如双镜。
光光相对。
光明相照。
更无亏盈。
岂不是一般。
犹唤作影像边事。
如日出时。
光照世间。
明朗是一半。
那一半。
唤作什么
如今人未认得。
光影门头户底。
粗浅底事。
将作屋里事。
又争得。
又曰。
得者不轻微。
明者不贱用。
识者不咨嗟。
解者无厌恶。
从天降下。
即贫穷。
从地涌出。
即富贵。
门里出身则易。
身里出门则难。
动则埋身千尺。
不动则当处生苗。
一言迥脱独拔当时语言不要多。
多则无用处。
僧问。
如何是从天降下。
即贫穷。
曰不贵得。
又问。
如何是从地涌出。
即富贵。
曰无中或有。
又曰。
了无所有。
得无所图。
言无所是。
行无所依。
心无所托。
及尽始得无过。
在众如无众。
无众如在众。
在身如无身。
处世如无世。
岂不是无娆其德。
超于万类。
脱一切羁锁。
千人万人得。
尚道不当自己。
如今若得。
共起初一般。
古人曰。
体得那边事。
却来这边行李。
那边有什么事。
这边又作么生行李。
所以道。
有也莫将来。
无也莫将去。
现在底。
是谁家事。
又曰。
欲体此事。
直似一息不来底人。
方与那个人相应。
若体得这个人意。
方有少许说话分。
方有少许行李分。
暂时不在。
如同死人。
岂况如今。
论年论月。
不在。
如人长在。
什么家事不办。
欲知久远事。
祗在如今。
如今若得。
久远亦得。
如人千乡万里归家。
行到即是。
是即一切总是。
不是即一切总不是。
直得顶上光𦦨生。
亦不是。
能为一切。
一切不为道。
终日贪前头事。
失却背后事。
若见背后事。
失却前头事。
如人不前。
后有什么事。
僧问。
有人衣锦绣入来。
见和尚后。
为甚寸丝不挂。
曰。
直得琉璃殿上。
行扑倒。
也须粉碎。
乃曰。
若有一毫许。
去及不尽。
即被尘累。
岂况更多。
不见寻常道。
升天底事。
须对众掉却。
十成底事。
须对众去却。
掷地作金声。
不须回头顾著。
自馀有什么用处。
不见二祖当时。
诗书博览。
三藏圣教。
如观掌中。
什么
更求达磨安心。
将知此门中事。
不是等闲。
所以道。
智人不向言中取。
得人岂向说中求。
不是异于常徒。
息一切万累道。
暂时不在涂路。
便有来由。
非但恶眷属。
善眷属。
也觅不得。
甚处去。
通身去。
归家去。
省觐去。
始脱得诸有门去。
去得牢笼。
脱险难。
异常徒。
又曰。
如掌中观物决定。
决定方可随缘。
若一如此。
千万亦然。
千万之中。
难为一二。
一二不可得。
不见道。
显照底人即易得。
显己底人即难得。
不道全无。
即是希有。
若未得如此。
不受强为。
强为即生恼。
生恼即退道。
退道则罪来加身。
即见不得。
说什么大话。
汝既出家。
如囚免狱。
少欲知足。
莫贪世荣
忍饥忍渴。
志存无为。
得在佛法中。
十生九死。
也莫相抛出。
生入死。
莫违佛法。
斩钉截铁。
莫负如来。
事宜无多。
各自了取。
有事近前。
无事莫立。
住持三十年。
道遍天下。
众至千五百人。
南昌钟王师尊之。
愿以为世世师。
唐天复元年秋示微疾。
十二月二十八日
为大众开最后方便。
叙出世始卒之意。
众皆怆然。
明年正月三日
侍者
今日是几。
对云。
初三
师云。
三十年后。
但云祇这是。
乃端然告寂。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蓟门玉田王氏子。
年二十五。
范阳延寿寺落发受具。
始习毗尼藏。
叹曰。
大丈夫宜求解脱。
岂复为义所桎梏耶。
由是诣翠微山问道。
而即以燕居者三阅寒暑。
俄而睹有人衣冠。
使者状。
曰。
盍游南方。
以参知识乎。
忽不见。
且有僧从豫章至。
为称洞上法席之盛。
竟造洞山
山一日问云。
阇梨名什么
道膺
山云向上更道。
云。
向上则不名道膺
后山问云。
闻思大和尚生倭国作王是否。
云。
若是思大。
佛亦不作。
说什么作国王。
日山
什么处来。
云踏山来。
山云阿那个山堪住。
云阿那个山不堪住。
山云恁么即子于山得个入路。
云无路。
山云。
若无路。
争得与老僧相见。
云。
若有路。
即与和尚不相见也。
山云。
此子向后千人万人。
把不住在。
于是洞山深肯之。
出世居三峰。
后徙云居提唱。
颇类洞山
钟传南平王
据有江西
尤信向。
表奏赐紫衣师号。
每延请入府。
则预令扫除甘子堂。
以馆之。
千众围绕。
供施丰缛。
荆南成汭
亦慕德遣馈。
动盈钜万。
天复元年辛酉秋示疾。
明年正月三日迁化。
释道膺
姓王氏
蓟门玉田人也。
生而特异神彩朗然
处于重丱崆峒禀气。
宿心拔俗。
争离火宅之门。
拭目寻师。
遂摄锻金之子。
师授经法诵彻复求。
年偶蹉跎二十五方于范阳延寿寺受具足戒。
乃令习声闻律仪。
叹曰。
大丈夫可为桎梏所拘邪。
由是拥线衲振锡环。
翠微山问道。
三载宴居。
忽睹二使者
冠服颇异。
曰。
胡弗南方参知识邪。
未几有僧自豫章至。
盛称洞上禅师言要。
感动神机遂专造焉。
如是洞上垂接复能领会。
曾问曰。
闻思大禅师向倭国为王。
虚耶实耶。
对曰。
若是思师佛亦不作。
况国王乎。
自尔洞上印许。
初住三峰
后就云居提唱。
时唐之季钟氏。
据有洪井倾委信诚。
每一延请入州。
则预洁甘子堂以礼之。
乃表于昭宗
赐紫袈裟一副并师号焉。
都不留意。
所化之徒寒暑相交。
不下一千馀众。
牛头香树围绕者皆是栴檀。
金翅鸟王轩翔者不齐尺鴳。
四方馈供千里风从。
荆南成汭
遣赍檀施。
动盈钜万。
天复元年辛酉秋示疾。
至明年正月三日而化焉。
章南平王钟氏供其丧葬。
时诸道禅子各。
依乡土所尚者。
随灵龛到处列花树帐幔粉面之馔。
谓之卓祭。
一期凶礼之盛勿过于时也猗欤。
出世度人满足三十年。
遗爱可知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高若拙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进士第
高从诲辟于荆南幕。
善诗,所作《中秋不见月》,为时所称。
又著《后史补》三卷,记唐末五代逸闻,已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荆南(今湖北荆州)人,唐末五代人。
进士第高从诲辟于荆南幕。
善诗,尝作《中秋不见月》诗,云:“人间虽不见,天外自分明”,为人所称。
事迹见《诗话总龟》卷三四。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著录其《后史补》3卷,已佚。
全唐诗》存断句1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怀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秭归人
昭宗乾宁中,至巴东
工诗书,喜作狂草,儒、道、佛以至歌诗、俗语,无不集于笔端。
性孤高,或与之语,阿唯而已,以此人称阿唯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五代间诗僧
约为福建人
昭宗乾宁初归州
能草书,笔法天然,常于寺观店肆书佛道经语及俚俗歌诗。
又善言未来之事,间有应验,州民视为神圣。
刺史于公以其惑众,系狱诘之。
乃作诗2首自陈,于公异而释之。
约卒于南平王高从诲时。
宋高僧》卷二二有传。
全唐诗》存诗二首。
另《太平广记》卷九八引《北梦琐言》尚存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不知何许人。
姿性若痴戆。
善草书。
所至挥染墙壁。
乾宁中
见之巴东
言笑动止无常。
然所指必神验。
故行旅寓公。
皆从问吉凶。
荆南大校周崇宾谒入。
𤀹就书其刺曰。
皇都勘。
方朝廷问罪荆南
而崇宾且入贡。
遇其兵南府
遂先执之。
戮以徇书。
押牙孙道能刺曰。
竹林寺
后道能以是年死。
而所葬之地。
即古竹林寺基也。
知州事皇甫铉。
则画一荷校者。
于女子旁。
后铉以娶部民女。
焚锢终身。
又波斯人穆昭嗣工方药。
童子时。
偶侍其父诣
遽画道士提匏壶乘云状。
且署其下曰。
指挥使高从诲衙推
昭嗣果以医术。
有宠于南平王
使脱道士服。
辟为其府衙推
久之乃上诗南平王有曰。
马头渐入杨州路。
亲眷应须洗眼看。
高氏卒款附。
忽题其所居廷前芭蕉叶曰。
今日还业债。
州县无更勘。
往来见者。
始不以介意。
未几而身首异处。
刺史为踪迹之贼不得。
由是知业债语有在也。
众共茶毗焉。
释怀浚者。
不知何许人。
其为僧也憨而且狂。
乃逆知未兆之事。
其应如神。
乾宁中无何至巴东
且能草圣。
笔法天然。
或于寺观店肆壁书佛经道法。
以至歌诗鄙俚之词。
靡不集其笔端矣。
与之语阿唯而已。
里人以神圣待之。
刺史于公患其惑众。
系狱诘之。
乃以诗通状。
辞意在闽川之西东。
然章句靡丽。
州将异而释之。
又详其旨疑在海中。
得非杯渡之流乎。
行旅经过必维舟而谒焉。
辩其上下峡之吉凶贸易经求物之利钝。
客子恳祈。
唯书三五行。
终不明言。
其事微密验。
荆南大校周崇宾谒之。
书遗曰。
皇都勘。
尔后入贡因王师南讨。
遂絷南府
终就戮也。
押牙孙道能谒之。
书字曰。
竹林寺
其年物故营葬于古竹林寺基也。
皇甫铉知州
乃画一人荷杖一女子在旁。
寻为取民家女。
遭讼锢身入府矣。
有穆昭嗣者。
波斯种也。
幼好药术随父谒之。
乃画道士乘云提一匏壶书云。
指挥使高某牒衙推
穆生后以医术有效。
南平王高从诲令其去道从儒。
简授摄府衙推
属王师伐荆州
乃为诗上南平王曰。
马头渐入扬州路
亲眷应须洗眼看。
是年高氏输诚于淮海。
遂解重围。
其他异迹多此类也。
尝一日题庭前芭蕉叶云。
今日还债业。
州县无更勘穷往来多见殊不介意。
忽为人所害身首异处。
刺史为其茶毗焉。
释怀浚者。
不知何许人也。
憨而且狂。
乃逆知未来之事。
其应如神。
乾宁中无何至巴东
且能草书笔法天然。
或于寺观店肆壁书佛经道法。
以至歌诗鄙俚之词。
靡不集其笔端矣。
与之语阿唯而已。
里人以神圣待之。
刺史于公患其惑众。
系狱诘之。
乃以诗通状。
辞意在闽川之西东。
然章句靡丽。
州将异而释之。
又详其旨疑在海中。
疑为杯渡之流。
行旅经过必维舟而谒。
辨其上下峡之吉凶贸易经求物之利钝。
客子恳祈。
惟书三五行终不明言。
事后多验。
荆南大校周崇宾谒之。
书遗曰。
皇都勘尔。
后入贡因王师南讨。
遂絷南府终就戮也。
押牙孙道能谒之。
书字付竹林寺
其年物故。
营葬于古竹林寺基也。
皇甫铉知州
乃画一人荷校一女子在傍。
寻为娶民家女遭讼锢身入府矣。
有穆昭嗣者。
波斯种也。
幼好药术。
随父谒之。
乃画道士乘云提一匏壶。
书云。
指挥使高某牒衙。
穆生后以医术有效。
南平王高从诲令其去道从儒。
简摄府衙。
推属王师伐荆州
乃为诗上南平王曰。
马头渐入扬州路
亲眷应须洗眼看。
是年高氏输诚于淮海遂解重围。
其他异迹多此类也。
尝一日题庭前芭蕉叶云。
今日还债业。
州县无更勘穷往来多见殊不介意。
忽为人所害身首异处。
刺史为其茶毗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齐己唐末至五代 864 — 9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4?—943后 【介绍】: 唐僧。
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
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
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
风度日改,声价益隆。
尝住江陵龙兴寺,署为僧正
后终于江陵
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
又有《风骚旨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4—937? 俗姓胡名得生湖南长沙(今湖南长沙)人。
幼孤,7岁至大沩山寺牧牛。
性颖悟,往往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颇为僧人称赏,遂剃度为僧。
道林寺约10年,自号“衡岳沙门”。
后又徙居庐山东林寺
后梁龙德元年(921),于入蜀途中为南平王高从诲遮留于江陵,命作僧正,遂居龙兴寺
性好放逸,爱乐山水,懒谒王侯。
乃作《渚宫莫问诗》以寄意。
约卒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前。
生平散见孙光宪《白莲集序》、《宋高僧》卷三〇、《五代史补》卷三、《唐诗纪事》卷七五、《唐才子传》卷九。
工诗,多才艺,能琴棋,擅书法,颇有诗名。
当时诗人如贯休孙光宪曹松沈彬方干等人多与之唱和。
所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开”为“一枝开”。
深为钦服,称为“一字师”。
其诗多为登临题咏、酬和赠别之作,颇为时人推重,间亦流露佛教厌世之情,诚为唐末五代著名诗人。
孙光宪称其“趣尚孤洁,词韵清润,平淡而意远”。
至云“江之南,汉之北,缁儒业缘情者,靡不希其声彩”(《白莲集序》)。
胡震亨亦评其诗“清润平淡,亦复高远冷峭”(《唐音癸签》卷八)。
又曾与郑谷黄损等人共定葫芦、辘轳、进退等近体诗用韵诗格,又曾摭古人诗联,以类分为风、赋、比、兴、雅、颂。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白莲集》10卷、《风骚指(旨)格》1卷,今传。
白莲集》有汲古阁本、《四部丛刊》影明抄本。
全唐诗》存诗10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4,又与牟儒联句诗1首。
唐诗汇评
齐己(约806-约937),自号衡岳沙门潭州(今湖南长沙)人。
俗姓胡名得生,本佃户子。
幼颖悟,与儿童牧牛,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
后于大沩山同庆寺出家。
曾至洪州,居豫章观音院
又曾至袁州,谒退居林下之郑谷,结为诗友。
后居长沙道林寺,与马殷幕中文士徐仲雅辈交游。
齐已有赘疣,爱其诗者戏呼为“诗囊”。
将入,至江陵,为高季兴所留,龙德元年(921),于龙兴寺安置,署为僧正,与孙光宪梁震友善,卒。
有《白莲集》十卷,《风骚旨格》一卷,今存。
全唐诗》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
俗姓胡氏
潭州益阳人
出家大沩山同庆寺
复住衡岳东林寺
荆南高从诲迎置龙兴寺
署为僧正
自号衡岳沙门
卒于豫章西山金鼓寺。
著有白莲集十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益阳之胡氏。
幼出家于大沩山寺。
既受具。
遂习律仪。
臻其奥。
性嗜吟咏。
蚤岁即有重名。
每以未得心法之妙为恨。
乃游方。
遍造药山鹿门护国之席。
典宾石霜
梁革唐命。
天下方扰攘。
季昌雷满渚宫
自称荆门留后
寻受朝庭节度命。
庄宗河东入代梁。
则高氏因据有一方。
而名节之士四至。
龙德初
僧正
仍月给俸。
馆于龙兴寺净院。
非所好也。
渚宫莫问篇十五章。
以见意。
颈有瘿。
累垂如匏壶。
时号诗囊。
拥破纳行山水间
陶然以乐。
曾莫知世之治乱也。
未曾将一字。
容易谒诸侯。
此其趣兴何如哉。
诗与华山处士相唱酬。
别称冲岳沙门
有白莲集。
行世。
释齐己
姓胡
益阳人也。
秉节高亮气貌劣陋。
幼而捐俗于大沩山寺。
聪敏逸伦纳圆品法。
习学律仪而性耽吟咏。
气调清淡。
禅客自德山来述其理趣。
不觉神游寥廓之场。
乃躬往礼讯。
既发解悟都亡眹迹矣。
如是药山鹿门护国。
凡百禅林孰不参请。
视其名利悉若浮云矣。
石霜法会请知僧务。
梁革唐命天下纷纭。
于时高季昌禀梁帝之命攻逐雷满
渚宫已便为荆州留后
寻正受节度
迨乎均帝失御河东庄宗自魏府入
高氏遂割据一方。
搜聚四远名节之士。
得齐之义丰南岳
以为筑金之始验也。
龙德元年辛巳中。
龙兴寺
净院安置给其月俸。
命作僧正
非所好也。
其如闲辰静夜多事篇章。
乃作渚宫莫问篇十五章。
以见意。
且侚高之命耳。
颈有瘤赘时号诗囊。
栖约自安破纳拥身。
麻缠膝。
爱乐山水懒谒王侯。
至有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句。
为狎华山隐士郑谷诗相酬唱。
卒有白莲集行于世。
自号衡岳沙门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孙光宪《白莲集序》
师趣尚孤洁,词韵清润,平淡而意远,冷峭而(下阙十三字)。
诗话总龟引《郡阁雅谈》
僧齐己袁州郑谷,献诗曰“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
叠巘供秋望,飞云到夕阳。
自封修乐院,别下着僧床。
几许朝中事,久离鸳鸯行。
览之云:“请改一字、方得相见。
”经数日再谒,称已改得诗,云:“别扫着僧床”。
嘉赏,结为诗友。
齐己潭州人,与贯休并有声。
同师石霜
二僧诗,唐之尤晚者。
钟云:齐己诗有一种高浑灵妙之气,翼其心手。
齐己诗清润平淡.亦复高远冷峭,一径都官点化,《白莲》一集,驾出《云台》之上,可谓智过其师。
《五朝诗善鸣集》
己公精神力量,细大不捐,无所不有。
唐释齐己作《风骚旨格》,六诗、六义、十体、十势、二十式、四十门、六断、二格,皆系以诗,不减司空表圣
独是“十势”立名最恶,宛然少林棍谱,暇日当为易去乃妙。
《近体秋阳》
释齐己诗,蹑迹云边,落想天外,烟火绝尽,服食自如,妙在一不犹人,而掉尾回龙,亡不适当。
其馀如《剑客》、《原上》等篇,此岂可与区区缁品同日语者?
篇多佳,收不可尽,三唐虽多多金钵,吾于齐师又何以加诸!
《四库全书总目》
唐代缁流能诗者众。
其有集传于今者,惟皎然、贯休齐己
皎然清而弱,贯休豪而粗。
齐己七言律诗不出当时之飞。
其七言古诗以卢仝马异缩为短章,诘屈骛牙,尤不足取。
惟五言律诗居全集十分之六,虽颇沿武功一派,而风格独遒,如《剑客》、《听琴》、《祝融峰》诸篇,犹有大历以还遗意。
其绝句《中庚午年十五对月》诗曰:“海澄空碧正团圞,吟想元宗此夜寒。
玉兔有情应记得,西边不见归长安
”惓惓故君,尤非他释子所及,宜其与司空图相契矣。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唐诗僧齐己为第一,杼山实不及,阅全集自见。
许印芳:按昼公乃盛唐人,尝著《杼山诗式》,鉴裁颇精,所作诗格高气清。
然高而近空滑,清而多薄弱,非王、孟精深华妙之比。
齐己虽所末人,其诗颇有盛唐人气骨。
如《秋夜听业上人弹琴》……《剑客》……二诗皆以气胜,不甚拘对偶,而街情思贯注其间,非若昼公徙标高格,全无意味也。
晓岚谓齐己第一,真笃论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孙光宪五代至宋初 895 — 9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8 【介绍】: 五代宋初陵州贵平人字孟文号葆光子
少好学。
游荆渚,依高从诲从事,历保融、继冲三世,皆为幕府,累迁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
宋军入荆南,以劝献三州地,太祖甚悦,授黄州刺史
博通经史,聚书校雠,工诗词,好著书。
有《北梦琐言》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68 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
曾为陵州判官
后唐天成元年(926),因梁震之荐,为荆南高季兴掌书记
累官荆南节度副使
宋建隆四年(963),劝荆南节度使高继冲降宋,宋太祖黄州刺史
颇有治声。
乾德六年(968)宰相荐其为学士,未及召而卒。
生平见《新五代史》卷六九、《宋史》及《十国春秋》本传。
光宪博通经史,能诗,善小词,属花间词派
其词清丽疏朗,较少脂粉之气。
尤善于描绘江南风光,清新秀丽。
其词五代时即广为流播,《花间集》录词60首,《尊前集》亦录23首。
著作颇多,据《宋史》本传,有《荆台集》30卷、《笔佣集》3卷、《北梦琐言》30卷等。
今存《北梦琐言》20卷。
全唐诗》存诗8首、断句2联、词80首(其中《竹枝》、《八拍蛮》等3首已录于其诗中)。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宋诗
孙光宪
~九六八),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
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
入宋,为黄州刺史
太祖乾德六年卒。
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
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
今录诗九首。
唐诗汇评
孙光宪
-968),字孟文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
初为陵州判官后唐天成初,避地江陵,为高季兴掌书记
历事高从诲、保融、继冲三世,自支使郎中,累官至荆南节度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御史大夫
乾德元年(963),力劝高继冲以三州之地降宋,宋太祖黄州刺史
卒。
光宪博通经史,尤勤学,聚书数千卷,抄写雠校,老而不废。
工诗词,《花间集》录其词六十首。
有《荆台集》、《北梦琐言》各三十卷,又有《巩湖编玩》、《笔佣集》、《桔斋集》、《蚕书》、《续通历》等,今唯存《北梦琐言》二十卷。
全唐诗》存诗八首,残句一。
词学图录
孙光宪(约895-968) 字孟文自号葆光子,《花间集》称孙少监
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
有笔记《北梦琐言》,词存84首,王静安辑《孙中丞词》一卷。
光宪字孟文
贵平人
唐时陵州判官
后唐天成初避地江陵
荆南武信王高季兴掌书记
累官荆南节度副使
御史中丞
入宋授黄州刺史
乾德末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五代诗话引《三楚新录》
光宪每患兵戈之际,书籍不备,遇发使诸道,未尝不厚与金帛购求焉,于是三年间收书及数万卷。
然自负文学,常怏怏不得志。
又常慕史氏之作,自恨诸侯幕府,不足展其才力,每谓交亲曰;“安知获麟之笔,反为倚马之用。
”因吟刘禹锡诗曰:“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为饱暖家。”
张氏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荆南国君高季兴姬。
季兴梁时,每行军,张氏必随。
一夕军败,误入深涧,张方妊,行迟缓。
季兴恐为所累,俟其熟睡,以剑刺岸边,欲杀之。
忽张惊呼梦大山压身,有披金甲执戈者托而获免。
寻生高从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荆南仙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南平江节度使王保义之女。
五岁能通《黄庭内外经》。
长善琵琶。
据传梦仙人自称麻姑,传以乐曲,自此每夕得授音律,岁余得百调。
后适高从诲子保节。
又云复梦麻姑相邀,翌日猝然而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惠范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江陵人
王保义子。
善修饰,好读书。
荆南
以门荫为文学,后迁观察推官
高从诲妻以女,命掌幕中军政。
惠范豪迈不羁,凡军府大事皆不参预,但以金帛购古书图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可隆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俗姓慕容
初应进士试,与桑维翰为同学。
负志气,多忤维翰
屡试,皆不第。
历后唐、后晋两朝,犹在场屋。
维翰已入相,尤加挫阻。
遂弃举而出家为僧。
后曾至江陵,谒荆南高从诲献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慕容
初应进士试,与桑维翰为同学。
负志气,多忤桑维翰
屡试而不第。
历后唐、后晋两朝,犹在场屋。
桑维翰已入相,尤加挫阻。
遂出家为僧。
后曾至江陵,献诗于荆南高从诲
事迹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五引《天下大定录》。
全唐诗》存诗2句,小传云字了空,住福州东禅院,系将《景德传灯录》卷二一所载同名之另一僧事迹附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高保勖五代末宋初 924 — 96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保勗 960年—962年
建隆 960年八月—962年十月 用北宋太祖赵匡胤年号(元年—三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4—962 【介绍】: 五代末宋初荆南国君字省躬
高从诲第十子。
高保融嗣政,令判内外诸军事,历荆南节度副使宁江军节度
保融卒,权知军府事
奏章以闻,宋太祖拜为节度使
有治才,而淫佚无度,又好兴土木,军民咸怨。
在位一年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高保融五代 920 — 96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保融 贞懿王 948年—960年
乾祐 948年十一月—950年 用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元年—三年)
广顺 951年—953年 用后周太祖郭威年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0—960 【介绍】: 五代时荆南国君字德长
高从诲第三子。
从诲卒,拜为荆南节度使
后周世宗征淮,保融遣将率兵三千为应,又遣客将劝南唐内附,世宗嘉之。
性迂缓,无材能,事无大小皆委其弟高保勖
在位十二年。
卒谥贞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